根据弗吉尼亚大学健康中心首席研究作者Linda R.Duska在2025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III期ENGOT-cx11/GOG-3407/KEYNOTE-A18研究(NCT04221945)的最终分析数据,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及后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新诊断、未经治疗的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与单纯放化疗相比显示出持续的生存获益。[1]《肿瘤瞭望》邀请KEYNOTE-A18研究的亚洲主要研究者(PI)、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对这项研究结果予以点评。
根据弗吉尼亚大学健康中心首席研究作者Linda R.Duska在2025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III期ENGOT-cx11/GOG-3407/KEYNOTE-A18研究(NCT04221945)的最终分析数据,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及后续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新诊断、未经治疗的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与单纯放化疗相比显示出持续的生存获益。[1]《肿瘤瞭望》邀请KEYNOTE-A18研究的亚洲主要研究者(PI)、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对这项研究结果予以点评。
专家简介
向阳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际滋养细胞肿瘤学会执行委员及第18届执行主席
亚洲妇科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委国家卫健委“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内镜(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子宫肿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常委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妇科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研究简介
这项随机、双盲、III期临床试验招募了初治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其定义为FIGO 2014 IB2-IIB期(淋巴结阳性)或FIGO 2014 III-IVA期(不考虑淋巴结状态)。患者(n=1060)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帕博利珠单抗组或安慰剂组:接受40mg/m2顺铂(每周一次,共5个周期)联合外照射放疗(EBRT)序贯近距离放射治疗,每3周接受200mg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共5个周期;之后每6周接受400mg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共15个周期。该研究的两个主要终点是基于RECIST1.1标准评估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
研究设计
在本研究中,两组的基线特征均衡,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略多于一半的患者患有III-IVA期疾病(56.0%vs 57.4%)。治疗暴露也均衡:帕博利珠单抗和安慰剂平均疗程均为20个;顺铂平均疗程均为5个;放射治疗的中位总治疗时间为52天,近75%的患者在56天内完成放疗(74.2%vs.74.7%);EBRT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均为37天;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均为12天。两组大多数患者接受了IMRT或VMAT(89.4%vs.87.5%),皆有94.3%的患者接受了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HRD),总EQD2剂量为41。
基线数据
放疗总结
☆KEYNOTE-A18研究计划进行2项中期分析。中期分析1的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17.9个月后,该研究达到了PFS终点,风险比为0.70。OS终点在中期分析2时达到,在中位随访29.9个月时,OS的风险比为0.67。已知疾病进展后治疗会影响OS,自试验第2次中期分析以来,进展后治疗有所增加。最终分析时,安慰剂组33.3%的患者接受了进展后的免疫治疗。
☆最终分析的数据在2025 ASCO会议上分享,其数据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1.9个月,PFS风险比为0.72(95%CI:0.59-0.8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24个月PFS率分别为70.6%和59.7%,36个月PFS率分别为64.3%和55.6%。OS风险比为0.73(95%CI:0.57-0.94)。帕博利珠单抗组的36个月OS率为81.8%,安慰剂组为74.4%;48个月OS率分别为75.4%和70.2%。这些数据与之前的中期分析结果一致,并进一步支持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作为该人群的新标准治疗方案。
最终PFS数据
最终OS数据
☆亚组分析:最终分析报告的亚组分析数据与先前数据相当。结果显示,除≥65岁患者外,在所有方案设定亚组中,帕博利珠单抗的OS均优于安慰剂(HR=1.18;95%CI:0.58-2.43)。IB2-IIB期患者亚组的风险比为0.92,与先前的亚组分析结果非常相似。
OS亚组分析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的安全性可控,并且与各药物的已知安全性一致。在更长时间的随访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97.0%和96.8%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其中≥3级TRAE发生率分别为69.5%和61.5%,严重TRAE发生率分别为19.7%和13.6%。TRAE导致停止治疗的患者分别有18.9%和13.0%,且两组各有2名患者死亡。
☆免疫介导性不良事件在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比例分别为39.8%和17.5%,分别导致3.0%和0.8%的患者停止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中,有1例因免疫介导性不良事件而死亡。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安慰剂组报告的最常见免疫介导不良事件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2.9%vs.7.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2.1%vs.2.8%)、胃炎(4.5%vs.4.0%)、结肠炎(3.0%vs.2.1%)、甲状腺炎(2.3%vs.0.4%)、肺炎(1.9%vs.0.9%)、严重皮肤反应(1.5%vs.0.9%)、肾上腺功能不全(0.9%vs.0.2%)、肾炎(0.6%vs.0.2%)和胰腺炎(0.6%vs.0.2%)。
安全性总结
研究点评
2025 ASCO发布的KEYNOTE-A18研究(NCT04221945)最终分析证实,在CCRT基础上联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并随后进行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新诊断的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中位随访时间41.9个月,与单纯CCRT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方案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8%(PFS HR=0.72),死亡风险降低27%(OS HR=0.73)。OS获益在大多数亚组中均一致,且其可控的安全性与各个治疗方案的已知效果相一致。这些令人信服的结果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CCRT成为该类患者群体的新标准治疗方案。
这种新的标准治疗方案对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群体具有变革性意义,但必须承认放射治疗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始终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放射治疗,采用包括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内的最先进技术,主要以高剂量率进行。尽管受到疫情影响,75%的患者在56天内完成了放射治疗,放疗期间顺铂治疗的中位数为5个周期,符合治疗标准。高质量的放化疗对于新诊断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至关重要,为了真正优化患者的治疗疗效,高质量的放化疗必须与免疫疗法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Duska LR,Xiang Y,Hasegawa K,et al.Pembrolizumab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rticipants with high-risk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final survival from the phase 3,randomized,double-blind ENGOT-cx11/GOG-3047/KEYNOTE-A18 study.J Clin Oncol.2025;43(suppl 17):LBA5504.doi:10.1200/JCO.2025.43.17_suppl.LBA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