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秦风汉韵融医道,长安星辉照新程——【三星会】2025全国青年乳腺论坛圆满收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6/23 15:20:01  浏览量:14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5年6月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青年专家组、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SOB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以及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三星会-2025全国青年乳腺论坛”,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乳腺癌领域的中青年医生,围绕乳腺癌诊疗的最新进展、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编者按:2025年6月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青年专家组、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SOB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以及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年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三星会-2025全国青年乳腺论坛”,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乳腺癌领域的中青年医生,围绕乳腺癌诊疗的最新进展、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式:薪火相传,共启新篇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肖毅教授和马丁教授共同主持。会议伊始,通过一段震撼人心的开场视频《乳岩千年:医者逐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王碧芸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廷教授共同带领与会者回顾了古今中外医者对抗乳腺癌的智慧与勇气。
 
 
随后,会议荣誉顾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回顾了中国乳腺癌诊疗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中青年医生的成长提出殷切期望。
 
邵志敏教授回顾了乳腺癌外科诊疗技术的演进脉络,着重指出年轻医生在创新突破与技艺传承中肩负的关键使命,激励中青年医生以无畏姿态开拓进取、勇攀高峰。随后他回顾了自己早年回国时的科研经历,并欣慰地表示:“如今看到我的学生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中坚力量,这正是医学传承的意义。”
 
 
张瑾教授在致辞中深情致谢李树玲教授等前辈在乳腺癌防治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强调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秉持终身学习理念,在临床实践中持续探索创新。她特别寄语中青年医生,勉励大家以学术共同体精神凝聚力量,在乳腺癌精准诊疗、多学科协作及临床转化研究等领域深耕细作,共同推动中国乳腺癌防治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金锋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三星会作为中青年医生为主角的学术盛会的重要性。他表示,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中青年才俊,共同围绕乳腺肿瘤的关键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他特别提到,本次大会设立的青年风采展示环节,不仅是学术的舞台,更是传承与担当的接力赛道,并期待通过这一平台,促进全国中青年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乳腺肿瘤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开幕式后,论坛正式进入学术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乳腺癌的手术技术、综合治疗策略、转化研究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高屋建瓴,基础与临床并进
 
在“九天共揽月——高屋建瓴基础和临床进展”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以“临床医生如何开展转化研究”为主题,分享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乳腺癌精准治疗领域的转化研究成果,强调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重要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则带来了“我们的与世界的: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的奋进之路与共识构建”的报告,详细梳理了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影响力,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卢瑗瑗教授就“胃肠癌治疗抵抗机制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青年新势力:见解独到,创新无限
 
在“清梦压星河——青年新见解新势力新观点”环节,上海市同济医院蔡丰丰教授介绍了“智能诊疗器在乳腺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创新应用前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丁教授则分享了“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新辅助治疗队列转化研究”,通过空间组学技术揭示了新一代ADC药物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河南省人民医院梁栋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出发,探讨了乳腺癌的认知变迁,为乳腺癌治疗的人文关怀提供了新视角。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瑾璐教授则介绍了结合生物力学因素,优化肿瘤放疗策略,为乳腺癌放疗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专题报告:深入解析,引领未来
 
专题报告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王婉教授介绍了“INAVO120驱动乳腺癌PIK3CA精准路径变革”,展示了新型PI3Kα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为乳腺癌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何英剑教授从统计学角度,深入解读了HR+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热点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指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蕾教授分享了“DAWNA-A研究:续写HR阳性乳腺癌从晚期到早期的中国答案”的讲课,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聚良教授则带来了“沐光而行-免疫治疗在早期TNBC的新进展”的报告,为乳腺癌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风采展示:交流思辩,智慧碰撞
 
在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青年风采展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青年风采展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青年风采展示以及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青年风采展示等环节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医生纷纷展示了他们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从“爱国为民——向海而医的深蓝誓言”到“竭诚服务——日间病房的新服务模式经验”;从“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破局:耐药机制探索与靶向药物革新”到“多学科协作时代:乳腺中心管理模式创新及效能提升”,中青年医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辩论环节中,中青年医生们围绕“寡转移乳腺癌可治愈vs不可治愈”以及“AI医生直接参与诊疗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等辩题展开了激烈辩论。正方与反方各抒己见,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展现了中青年医生们的智慧与风采。
 
 
会议总结:展望未来,携手前行
 
随着各项议程圆满结束,余科达教授、王碧芸教授、王廷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本次论坛不仅为乳腺癌领域的中青年才俊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乳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仍将继续携手并进,为乳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