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疫情之下丨专家来支招:乳腺癌治疗中断或延缓怎么办?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5/9 10:42:51  浏览量:1096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虽然目前疫情有所好转,但病毒的威胁还未完全消散,甚至还有变异反扑的危险

编者按:虽然目前疫情有所好转,但病毒的威胁还未完全消散,甚至还有变异反扑的危险。针对近期医患关注的热点,《肿瘤瞭望》采访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盛湲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蕾教授,分享了他们对疫情之下乳腺癌诊疗和伴随疾病管理的思考。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不少癌症病人因为中断或延缓治疗而焦虑不安。疫情期间治疗和复查,建议就近选择医院,但很多患者担心当地的医疗水平与大城市的医疗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这些情况,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盛湲教授:根据我院的经验,疫情期间,的确有患者不得不中断或延缓治疗,尤其是需要到医院来进行输注靶向治疗、日间化疗的患者。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尽快通过网络和通讯与患者联络,然后非常详细地告知原有治疗方案和治疗方式的细节,建议患者在当地治疗,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的治疗与原来的治疗基本一致,当地医院和医生也基本上能够满足诊疗需求。还有一部分患者因疫情延迟了复查,我们通过网络和手机通信联系患者,询问患者有无复发、不良反应和伴随疾病的情况,对于情况良好的患者,复查可以延后。目前门诊基本恢复,患者已经可以正常的随访和复查。
 
范蕾教授: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关于新冠疫情对于癌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之前在专业期刊《柳叶刀》报道过,研究认为肿瘤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和发生重症情况,建议疫情期间延缓治疗以避免感染风险[1]。但是,后面就有学者认为该结论的支持论据不充分,指出新冠肺炎患者中肿瘤患者比例高,可能与这类患者年龄更大、有吸烟史及新冠病毒暴露史有关,也就是说不认为肿瘤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2.3]。所以,随着疫情好转,肿瘤患者应当接受标准治疗,目前没有证据证实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新冠肺炎感染。
 
目前上海的防控措施依然严格,如果患者面临大医院就诊不方便的情况,我建议:①当地就医,保证及时规范的抗肿瘤治疗,很多研究表明各种治疗(如手术、放疗及化疗)的长期延迟,特别是延迟2个月以上,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建议就近诊疗;②暂时无法手术的患者,先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治疗选择包括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③术后患者延迟化疗尽量不超过2个月;④高危患者如肿瘤分期III期以上及三阴性乳腺癌,尽可能保证术后1个月内接受治疗;⑤对于需接受化疗的患者,应选择间隔时间长、不良反应轻的方案,疫情期间保证基本治疗并做好不良反应的预处理。随着国内指南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尤其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邵志敏教授推动下,基层医院的诊疗趋于规范化,相应地保障了患者在当地医院的诊疗水平。而且,目前各大医院开通网上医疗咨询和会诊,也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
 
激素受体阳性(HR)的患者占乳腺癌患者比例约为60~75%,请谈一谈疫情时期HR阳性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

盛湲教授:内分泌治疗是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目前比较统一,对于绝经前患者,低危患者可考虑单用他莫昔芬治疗,中高危患者均可考虑卵巢功能抑制(OFS)联合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AI)。疫情期间,已完成手术,还未开展辅助治疗的患者,“被迫”适当推迟辅助治疗对总体预后不会有太大影响,可在疫情稳定后再去医院接受治疗。至于是否推迟和推迟多久,患者可与主诊医生保持网络沟通。正在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基于医保局出台的 “长处方”报销政策,可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在疾病稳定的情况下,疫情期间可考虑6个月复查一次,术后>5年者可1年复查一次。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保证生活质量。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有内分泌单药、内分泌+CDK4/6抑制剂、化疗等几种方式,只要转移灶不迅速发展,不危及生命,应该优先选择内分泌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的应用延后;HR+/HER2+患者有内分泌+抗HER2的治疗选择。疫情期间治疗方案的调整,主要视疾病负荷、进展速度和现用治疗方案决定,尽量按照“能口服不注射,能单药不联合,能就近不求远” 原则,例如正在接受输注化疗的HR+晚期乳腺癌患者,若因疫情不方便在医院输注化疗药物,换用口服化疗药更加便捷,若无法继续化疗,可考虑换用内分泌口服治疗。疫情期间,常规随访复查可根据病情和医嘱灵活调整。上海地区的疫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由于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患者和医院管理方还是有很多顾虑,我们坚持与病人保持良好沟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患者来医院与医生面对面交流。
 
范蕾教授:早期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目标和方式不同,早期患者目标是治愈,主要是在手术的基础上进行全身综合和治疗。早期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整体趋势是化疗在做减法,内分泌做加法,辅助内分泌治疗趋向更强和更长,即绝经前中高危患者采取卵巢功能抑制(OFS)联合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中高危患者治疗时间从5年延长至8-10年。疫情期间辅助内分泌治疗不便的患者应注意:①辅助内分泌治疗延迟时间不超过3个月,有研究表明延迟6个月治疗会影响生存预后;②对于治疗期间中断内分泌的情况,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影响,如三苯氧胺的半衰期为14天,偶尔中断对疗效影响小;芳香化酶抑制剂类(AIs)半衰期短至2-3天,中断治疗对疗效影响大,更加强调连续规范的用药;不过,疫情期间多数医院允许开具长处方,便于患者连续用药。
 
对于晚期HR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指南推荐首选内分泌治疗,并且尽可能推迟至化疗时间,除非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或存在内脏危象。CDK4/6联合内分泌是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对于药物不可及和有经济限制的患者,可备选使用氟维司群和AIs单药,在不影响生存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不良反应低的治疗方案。疫情期间口服CDK4/6抑制剂的患者,前2周期需要按照说明书检测血常规,常见的副作用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下降,若无法耐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治疗。
 
内分泌治疗带来的伴随疾病影响比如骨质疏松、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尤其是已经有骨质疏松或合并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疫情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这些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盛湲教授:乳腺癌的治疗持续比较久,很大部分的HR阳性乳腺癌患者需要内分泌治疗5-10年,内分泌治疗尤其是AI治疗对激素的影响较大,反过来,激素的变化对血脂、心血管、骨骼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内分泌治疗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除了关注乳腺癌的治疗,我们还需要关注伴随病症的防治,最重要的是及时的发现和尽早干预。
 
从乳腺癌开始治疗前,患者均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血脂异常风险,多晒太阳,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有助于骨健康;对于可能发生心血管和骨事件的中高危人群提前介入;很多年龄大的患者已有骨质疏松或合并心血管疾病,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指标和骨健康情况选择药物,例如AI包括甾体类和非甾体类两种,疗效差不多,患者尽量选择引起骨质疏松和血脂异常风险较低的甾体类AI药物,比如依西美坦;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以评估骨质疏松情况,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以降低骨折风险;患者每3个月或6个月的复查时,若检测发现血脂超出正常值,医生就应该建议病人到内分泌专科进行降血脂的处理,而且定期的随访,才能降低血脂异常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帮助患者完成长期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建议对伴随疾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基于这本指南加强对伴随疾病的控制。

范蕾教授:首先,医生在处方前应了解患者的骨质、血脂水平及心血管合并疾病等基础情况,按照骨质情况通常将患者分为三大类,即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三类患者均需要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注意补钙、保持锻炼等,而且使用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需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对于骨量正常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量减少且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患者无需停用内分泌治疗,但需要配合使用双膦酸盐治疗。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建议复查期间同时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进行专科降脂治疗。已有骨质疏松或血脂异常无法纠正的患者,AIs用药建议更换为对骨安全、血脂影响小的甾体类药物,如依西美坦,其疗效与非甾体AIs相似,但对血脂和骨健康的影响相对更小。
 
专家简介
 
参考文献:
1.Liang W, et al. Lancet Oncol. 2020 Mar;21(3):335-337.
2.Xia Y, et al. Lancet Oncol. 2020 Mar 3. pii: S1470-2045(20)30150-9.
3.Wang H, et al. Lancet Oncol. 2020 Mar 3. pii: S1470-2045(20)30149-2.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