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让医学歧视永远为零!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11/30 13:32:06  浏览量:1627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昨日,人民日报官微报道了一起令人愤慨的事件——福建省惠安县净峰镇莲城小学读六年级的孩子小周肿瘤康复后回校念书遭到歧视,不仅被安排单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语文老师还连续四次未让他参加考试。

昨日,人民日报官微报道了一起令人愤慨的事件——福建省惠安县净峰镇莲城小学读六年级的孩子小周肿瘤康复后回校念书遭到歧视,不仅被安排单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语文老师还连续四次未让他参加考试。

 
见此报道后我辗转反侧,分析涉事教师可能之动机。
 
肿瘤会传染?这种愚昧认知在我上小学时见过,现在应该绝尘无迹了吧。
 
特殊照顾?把小周安排在空旷的最后一排,免遭同学围观打扰,有问题老师一眼即能发现。这种隔离关爱是为了“隔岸观火”,还是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警告他人,不得而知。
 
减少造口异味?假如小周因病造口,粪便异味给同学造成困扰,老师大可大大方方地和家长沟通,何必用此权宜之计。
 
不管是有心之举,还是无意而为,涉事教师的处理方式无异于歧视,已然造成伤害!这绝对是歧视,绝对是赤裸裸的歧视,绝对是罔顾他人感受而赤裸裸的歧视!
 
我举四肢赞成人民日报官微留言中的一条评论——歧视猛于病。
 
 
反观日常,医学歧视真的不胜枚举。近日D&G辱华事件中,创始人Stefano Gabbana被曝曾在媒体采访中嘲讽试管婴儿为利用化学、人造的“合成儿”。令人不解的是,这种公然蔑视弱势群体的意识形态居然也存在于人民教师中。
 
 
因病情需要接受医学处理后发生外观或功能变化而异于常人,这在肿瘤病人中并不少见。但总有一些缺心眼的人会在病人伤口上撒盐,给病人强贴各种标签。
 
消化道/尿道改流
 
 
消化道和尿道因肿瘤无法原位重建者,则需要进行改流造口。病人经常面临尴尬和苦恼,排泄物经造口外溢或异味产生,他人投来鄙夷的目光并躲之不及。
 
乳房重建
 
 
在我国,仅有小部分乳腺癌病人在乳房切除术后接受了乳房整形重建,除了出于对肿瘤复发的担忧,乳房重建的病人也可能被贴上“要美不要命”、“人造乳房”等带有歧视或不理解的标签。
 
雄激素剥夺治疗
 
 
前列腺癌病人需要进行终生的雄激素剥夺治疗。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病人需要接受睾丸切除术,有可能被他人当面或背地里称为“阉割人”、“太监”。而现在可以进行药物去势治疗,仍然有人戏谑之为“化学阉割”。
 
医学歧视绝不仅于此。因肿瘤导致的卵巢、睾丸等性腺缺如,病人可能被定义为“非完人”,女方需要辅助生殖技术才能实现“为人母”的人生价值,而试管婴儿却可能被视为“另类”;运动系统肿瘤的病人进行截肢,口腔癌术后的颜面部缺如等生理损伤造成的“观感不佳”也会遭到某些人的嫌弃……
 
病人是弱势群体,承担着巨大的疾病负担,请不要再给他们徒增社会压力。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却总有人为了一己之私、一时之便而抛诸脑后。
 
我没有找到肿瘤病人因歧视导致的身心伤害,乃至自杀轻生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有时候,歧视造成的伤害的确比疾病本身更严重!
 
不论医学歧视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我们应该相信并做到——消灭歧视,让医学歧视永远为零!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医学歧视

分享到: 更多